西安以前叫什么名字
西安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名称,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古称:
长安:
这是西安最为著名的古称,在西周时期开始使用,意为“长治久安”。秦朝时期,刘邦定都关中,将新城命名为“长安”,并沿用此名。唐朝时,再次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时,长安丧失首都地位,其所在地区“京兆府”易名为“奉元路”,但明朝初年又恢复了“西安”之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镐京:
西周时期,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简称“镐”。
大兴城:
隋朝时期,隋文帝将都城从长安更名为“大兴城”。
西京:
唐朝以后,西安曾多次被称为“西京”。
常安:
西汉末年,王莽将都城长安改为“常安”。
京兆:
秦朝至唐朝时期,西安地区曾称为“京兆”。
奉元路:
元代,长安城所在地区“京兆府”易名为“奉元路”。
西安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府城简称西安,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综上所述,西安历史上最重要的名称是“长安”,它在不同朝代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