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找出湖心亭看雪描写雪景的句子【25句】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正面描写,运用白描手法】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白描手法,简单勾勒:
4、”【正面描写,运用白描手法】
5、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6、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从侧面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7、湖心亭看雪中正面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文中作者张岱采用了白描手法,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8、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9、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10、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
11、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
12、是日,更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hàng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dī)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13、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之感。“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
14、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
15、译文为: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16、湖心亭看雪
17、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18、”【侧面描写,通过写鸟声绝来写雪之大】
19、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20、《湖心亭看雪》中,张岱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场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天无飞鸟,自然界没有游人,渲染出一幅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场面。总写西湖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也能感受到天寒地冻,之所以能够形成雾凇,就是因为天气的寒冷。
21、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
22、明·张岱
23、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24、《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其中直接描写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5、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