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发奋读书的故事?

2025-01-24 17:59:24

王亚南绑柱读书

王亚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也是《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1933年,他在乘船去欧洲的途中,因船摇晃得无法站稳,便请求服务员将他绑在柱子上读书。这种专注的精神让他在船上继续学习,令外国人惊叹。

黄侃读书入迷

黄侃是著名学者,他在北大主讲国学时,常常一心研究,甚至吃饭也不出门。他准备馒头和辣椒等佐料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看书。有一次,他看书入迷,把馒头伸进了砚台和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小时候认真学习,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成绩优异获得金质奖章。他卖掉奖章买了一些书和辣椒,每当夜读寒冷时,便摘下辣椒放在嘴里嚼,用这种方法驱寒坚持读书。最终,他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苏洵发愤读书

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有一年端午节,他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误把砚台当成糖碟,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使他成为文学大家。

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

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

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困,有时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于是,他晚上凿通了与邻居家相连的墙壁,借用邻居家的光线读书。这种刻苦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一位有学问的人。

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是晋代的名臣,以博学闻名。他小时候家里穷困,晚上不能读书。于是,他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口袋里,用这些虫子发出的光来照明读书。经过长年累月的苦读,他最终成为有学问的人。

杨继盛读书

杨继盛是明代的一位大儒,他从小就喜欢读书。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在院子里练习武术,然后再去读书。他坚持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身体强健,而且学问也日益精深,最终成为了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儒。

杨时读书

杨时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名士,他非常勤奋好学。有一次,他在读书时,听到外面有人喊:“杨时,你的房子着火了!”他并没有理会,继续读书。最终,他成功地将文章读完,然后才去处理自己的房子。

朱熹读书

朱熹是宋代的一位大儒,他小时候非常聪明,但却不爱读书。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开始认真读书,每天都会找一些难懂的书来读,直到搞懂为止。这种学习方式让他的学问日益精深,最终成为了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儒。

这些故事都展现了名人们在学习上的刻苦和毅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语文考试考了90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