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的神态描写的句子-集锦58句
1、所以才瞒着婆婆跑出来,因为不想屈从于既定的命运。
2、实际上,祥林嫂是瞒着逃出来的。
3、被比喻成“祥林嫂”,多半带着鄙视、同情的含义。会被比喻成祥林嫂,一般会有三个特点,神态上的和语言上的,以及遭遇上的。
4、王小波在《黄金时代》的开头写道:“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5、因为祥林嫂嫁了两次人,是败坏风俗的,所以不能帮忙准备祭祀的事情的。
6、原文中说:“上工之后的两三天,主人们就觉得她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四婶的口气上,已颇有些不满了。”
7、祥林嫂从先前的恐惧中推断人是应该有魂灵的,要不怎么会被锯成两半;既然有魂灵,就应该有魂灵安置的地方——地狱(对于“天堂”,我们这“罪孽深重”的祥林嫂大概根本不会有那种奢望的)了;从而,死去的一家人也就可以见面了。这是从三个问题的内在逻辑上来分析,再看发问时,几个问题是紧接的问,即使“我”回答中用了“也许”,语气上是支吾的,而她依旧当成了完全肯定的回答,因为“我”是“出门人,见识多”的。可见,她最终希望的是一家人能再见面。因为祥林嫂在现世中是找不到一点同情和怜悯的,而在她的记忆中,大概也只有深山野坳中那“交了好运”的两年生活了,因为那时毕竟是“母亲也胖,儿子也胖”的,尤其是儿子,他是这篇作品中唯一与祥林嫂有着真挚情感的人,也是祥林嫂最为挂怀和引以自责的,因此,如果能与儿子见一面,那即使有被锯为两半的苦痛,我们的祥林嫂大概也会心甘情愿的。
8、提到祥林嫂对死后的恐怖,这得缘于柳妈那一番话:“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
9、一、挣扎着想改变命运的祥林嫂
10、其次,我们看她问的内容:
11、祥林嫂的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她听了柳妈的话,做了一年活,总算存够十二元鹰洋,到土地庙里去捐了一条门槛。
12、两种观点:
13、四、百无聊赖的祥林嫂
14、所以,第三种特点,是不易被发觉,人们多是从第一第二种特点上来判断的。
15、捐完门槛,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16、后来陆续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
17、祥林嫂总是在重复同样的花:“我真傻,真的我太傻了,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吃食,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狼”这段人物语言描写,写出了祥林嫂的神态,写出来了她的悔意,但是她逢人就重复这样的话,可见她已经神志不清了,不知道这种话说多了人们就无所谓了,说明祥林嫂已经疯了
18、而镇上的人们,对她也只剩下鄙薄了。女人们一开始也还一遍一遍听着她的悲惨故事,流些虚伪的眼泪,到最后,只剩下厌烦了。
19、祥林嫂的特点是爱唠叨,总是反反复复说同样的事情和话。她逢人便讲起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乡亲们起初特意过来听听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渐渐的被乡里人所厌恶。祥林嫂是鲁迅短篇《祝福》中虚构的人物。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不过,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当然也不懂得,要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唯一道路是:推翻这造成人们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
20、关于《祝福》中祥林嫂对灵魂有无的发问,历来有这样两种观点:
21、第二天,祥林嫂就死了。
22、一、在长期痛苦的思索中,她所产生的对灵魂的怀疑给她带来了希望,以免除死后更大更深的苦痛与恐怖。
23、生活会永远美满下去的奢望,突然变成了一个大铁锤,锤的祥林嫂措手不及。
24、还用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和正侧面描写来塑造祥林嫂的形象。
25、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祥林嫂没有办法,又来到鲁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女工。
26、“我”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就是“祝福”的前一天,那时候,她“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7、她以为这样,就算赎了自己的罪孽,从此不再是个耻辱之人了。冬至的祭祀节,她像第一次参加祭祀时那样,准备去拿酒杯和筷子。四婶的慌忙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使她意识到,即使捐了门槛,她还是个不受待见的人,阎王爷还是要把她锯成两半。
28、可是,这时的祥林嫂是不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呢?不,是有的!渴望能有魂灵,一家人就能在地狱中见面,我们说这是祥林嫂死前最大的且唯一的希望,也是她对魂灵有无发问的原因所在。
29、从此,祥林嫂的境况便越发不好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30、可终究,还是没逃过。
31、而祥林嫂的故事,对别人而言,是茶余饭后的故事,对她而言,却是差不多要了她命的重锤,一遍一遍回顾着阿毛可爱的神态,想象着阿毛长大的样子,自我安慰着,像一个失去灵魂的死尸,在世上孤零零的挨着时间。
32、祥林嫂再嫁后,大家都说她交了好运了,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
33、二、反映她死前的恐怖和矛盾——害怕有魂灵,这样她就会被锯成两半;又希望有魂灵,可以在死后和阿毛团聚。(见1999年第6期《语文知识》中王秋萍同志的《祥林嫂反抗的盲目性》)
34、一个麻木、没有生气的活死人,就这样付诸笔下。如果有人也经常毫无生气,颓废不堪,丧气十足,坐在椅子上,眼睛没有焦距,没有神采,偶尔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他是一个货物,那他就会被比喻成祥林嫂。
35、五、被比喻成“祥林嫂”
36、这是神态上的,祥林嫂的另一个大的特点,就是第二次出现在鲁镇后,总是唠叨阿毛的事情。
37、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清晰理解“祥林嫂”是何许人物。
38、祥林嫂是旧社会被践踏,受鄙视的可怜人,在那个时代,践踏她的是吃人的封建礼教。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着祥林嫂式的人物,只是践踏他们的,换了一种面貌,而他们自己的表现,与祥林嫂相比,也略有不同。
39、《祝福》里,关于祥林嫂的描写,最令人叫绝的就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的场景,那时候祥林嫂销售不看,仿佛木刻似的,尤其那句“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40、一、在长期痛苦的思索中,她所产生的对灵魂的怀疑给她带来了希望,以免除死后更大更深的苦痛与恐怖。(人教社教参)
41、谁料到有的是力气的男人,因为伤寒就死了,以为春天不会有的狼,却吃了自己的儿子。
42、但柳妈的话,让她彻底对生活失去希望。柳妈说她,当时索性撞死了就好了,结果和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将来到阴司去,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阎罗大王只好把她锯开来,分给他们。
43、《祝福》中的“我”第一次见到祥林嫂时,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很能吃苦耐劳,“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
44、可以看出那时她是深信柳妈那一番话的,并尽自己的一切努力终于捐了门槛,希望能够“赎了这一世的罪名”,能够安稳地做一个正常的劳动者;但四婶的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如当头棒喝,彻底击垮了她的精神支柱,从此变得或“怯”或“呆”,失去了她最基本的使用价值,被鲁家踢出门外,沦为乞丐,且异常艰难的乞丐:“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脸如木刻,“眼珠间或一轮”,“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可以说,在见到“我”之前,祥林嫂已经承受了比更为痛苦的人间苦难,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这已经使得她内心的苦痛无从表露,神态麻木,对于此时的她来说,那“锯成两半”的预言大约也不会象先前那样令她恐惧了。
45、那时的祥林嫂,心中充满了希望,以为生活会永远美满下去。
46、三、初现死尸迹象的祥林嫂
47、二、像挨了锤的黄牛的祥林嫂
48、旧社会的女人有“三从四德”,“三从”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既然已经出嫁了,就是婆家的人,娘家是管不了的,又死了丈夫,也没有孩子,还有个待娶的小叔子,她自己也知道面临的命运是什么。
49、对这两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仅仅是表面上或者说是片面的理解这段文字,而我们应该将这里的发问与祥林嫂的整个遭遇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联系,这样才能得出符合作品本身的观点。
50、首先,从祥林嫂的表情变化上来看,原先她是那样的木然,而当见到“我”时,先是瞪着眼睛径直朝我走来,并不是为了要钱——虽然她也很需要;再是,问之前“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并且“走近两步,压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发问之后是“眼睛钉着我”——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对她所要问的问题是极其重视的,这些问题在她的心里是压抑已久的,只是现世中没有可问之人;在经历了各种苦难打击之后,她对周围的人有了一定的戒心,她知道自己所想的这些问题是为他们所不容的,而对于“我”,因为“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多”,被看成了一个“大救星”,她提出这些问题时的心情是不亚于当初向庙祝乞求捐门槛时的。
51、这时候的祥林嫂,“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52、最后,那“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的理论只是“我”心里所想,也正体现了“我”与这个社会最低层的人的隔膜。因此,这段描写不能看成是祥林嫂对封建礼教“魂灵”有无的怀疑,相反这种“怀疑”是为了确定其有,以便给自己找一个“温馨的归宿”,从而更反衬出这现世的冷酷无情。
53、又经历一次大难的祥林嫂,已经没有往日的聪明劲了。
54、如果一个人也这样,以固定句式开头,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自己悲惨的事情,自怨自艾,也有可能被比喻成祥林嫂。
55、出现死尸迹象的祥林嫂,总还算是半个人。
56、祥林嫂是做中人的卫老婆子介绍给鲁四老爷的,介绍时说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
57、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以“我真傻,真的,”为开头,讲了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事。
58、二、反映她死前的恐怖和矛盾——害怕有魂灵,这样她就会被锯成两半;又希望有魂灵,可以在死后和阿毛团聚。“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第一句在“我”是慰藉的话,在祥林嫂却是似疑实断的答案,这对祥林嫂“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是一个打击。第二句在“我”已意识到给对方增添了苦恼,于是支吾其词,而在祥林嫂由此想到死后的痛苦,更加深了苦恼。第三句是“我”的含混之词,却在祥林嫂的心灵上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客观上加速了祥林嫂悲剧的到来,使祥林嫂带着对死后的恐惧离开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