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与海融为一色诗句
1、《长相思·一重山》
2、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
3、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4、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5、从过往点点滴滴开始,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远方的人啊,你可知我在想你?
6、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
7、一片烟笼十里陂。
8、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9、家在寒林独掩扉。
10、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11、这幅由小溪、白石、鲜艳的红叶、山间小路、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没有一丝一毫的萧瑟枯寂。
12、空水澄鲜一色秋。
13、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
14、被秋霜染过枫叶,红艳娇美,是二月的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15、深秋来了,落木萧萧,但那山上的红叶,这时却格外惹人喜爱。流水匆匆,时光飞快,红叶多么的自由啊,随风飘荡,我殷勤地辞别这一片红叶,离开这好去到自由的人家。
16、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17、白云红叶两悠悠。
18、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19、唐代吴融描绘的红叶,则体现在随风飘零、随浪泛流的轻盈之态上。露水成霜,打在红叶上,秋风萧瑟,红叶轻飘飘的在空中打个卷儿就落下来了,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触景怀人!
20、林叶转红,开遍,又是晚秋时节,远方的人为何还不归来,惹得我思念不已。常临床落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于是我用它研墨写信。
21、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2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3、枫桥夜泊
24、醉中对红叶
25、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26、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27、清溪流过碧山头,
28、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29、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30、红叶在这个季节是烂漫的,漫山遍野的红,给这个季节都添上了一抹艳丽的颜色!
31、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
32、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33、村野田园,红叶满溪,读之犹如欣赏一幅优美安详,恬淡静谧的水墨山水画。景象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动静相间,有声有色。其中洋溢着诗人陶然欣喜的情致,这在纳兰词中是少见的。
34、隔断红尘三十里,
35、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实写照。
36、宣宗宫人
37、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
38、纳兰性德
3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40、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4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3、南乡子·秋暮村居
44、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45、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46、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