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句子摘抄赏析30处-集合138句
1、秦老在打麦场上放下一张桌子,两人小饮。须臾,东方月上,照耀得如同万顷玻璃一般。那些眠鸥宿鹭,阒然无声。王冕左手持杯,右手指著天上的星,向秦老道:“你看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话犹未了,忽然起一阵怪风,刮得树木都飕飕的响;水面上的禽鸟,格格惊起了许多。
2、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3、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4、盗虚声者多,有实学者少。
5、儒林外史第五回赏析好句赏析?
6、眼前一笑皆知己,不是区区陌路人。
7、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8、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9、家里盖帐子,外面充胖子。
10、因毛二胡子欠了陈正公的银子不还。风四老爹侠肝义胆,要为陈正公夺回银子,他让陈公正先去嘉兴等候,自己和陈公正的侄子秦二侉子一直找到毛家当铺,高喊:“银子到底还不还?”,一面使出小小两招武功,那当铺的墙倒柱歪,毛二胡子只好答应本利清还。
11、此时,荀老爹已经没了,只有母亲在堂,荀玫拜见母亲,母亲欢喜到是你爹去世,连说不好,家里田地渐渐也花黄了,还得你进个学,将来可以教书过日子,申祥甫也老了,拄着拐杖来贺喜
12、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
13、彼此说着闲话,掌上灯烛,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王举人也不让周进,自己坐着吃了,收下碗去。随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安置后,各自歇宿。
14、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15、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16、自古妇人无贵贱。
17、有眼不识泰山。
18、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19、、秦老手拿灯笼,站著看著他走,走得望不著了,方才回去。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的重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总不见效。看看卧床不起。生儿子的妾在旁侍奉汤药,极其殷勤;看他病势不好,夜晚时,抱了孩子在床脚头坐著哭泣,哭了几回。
20、出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21、出自《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
22、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23、从这句颇具说服力的话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讲究实学,反对虚声的俊才。但从下文就可明白鲁编修如此评价杨执中的依据是:“他若果有学问,为甚么不中去?只做这两句诗,当得甚么?”
24、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向他们叩头谢恩。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为官。
25、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千秋事大,也费商量。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
26、过了几日,大老爹果然带着第二个儿子往省里去了。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奴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不想皇天无眼,不佑善人,那儿子出起天花来,发了一天热;医生来看,就说是个险症。药里用了犀角、黄连,几日不能灌浆;把赵氏急得到处求神许愿,都是无益。到七日上,把个白白胖胖的孩子跑掉了。赵氏此番的哭泣,不但比不得哭大娘,并且比不得哭二爷,直哭得眼泪都哭不出来。整整的哭了三日三夜。
27、周进到京会试,中了进士,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在第三场主持南海番禺高县的县考时,有一个童生交卷跪下道:“童生诗词歌赋都会,求老爷出题面试。”
28、人物赏析突出他对钱财的看重和吝啬,是个家财万贯却又小气的人
29、此时荀老爹已经没了,只有母亲在堂。苟玫拜见母亲,母亲欢喜道“自你爹去世,年岁不好,家里田地渐渐也花黄了,而今得你进个学,将来可以教书过日子。”申祥甫也老了,拄着拐杖来贺喜,就同梅三相商议,集上约会分子,替苟玫贺学,凑了二三十吊钱。荀家管待众人,就借这观音庵里摆酒。
30、赏析:突出王冕不但有才,而且品性很好,这段文字的描述表露出王冕不追求富贵功名追求自在自由
31、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32、死知府不如一个活老鼠。
33、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高要县的监生严致和是一个把钱财看作是一切的财主,家财万贯。他病得饮食不进,卧床不起,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打发管庄的仆人下乡,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他吝啬成性,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
34、此词乃《儒林外史》开篇词,是作者吴敬梓在经历了科举失败之后发出的人生感慨。功名富贵乃身外之物,不必太放在心上!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既然无法获得就不如随遇而安!
35、意指即使清廉的官吏,做了几年知府,也会积累大量钱财,实指做官就有财。
36、乡里人听见锣声,一个个扶老携幼,挨挤了看。轿子来到王冕门首,只见七八间草屋,一扇白板门紧紧关著。
37、《儒林外史》每回好句赏析
38、千秋事大,也费商量。
39、出自《儒林外史》第八回。
40、对于利欲膨胀的王太守来说,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搜刮民财,却悟不出蘧公子语中的讽刺意味,使得“全城的人无一个不知太爷的利害,睡梦里也是怕的”。作者虽把镜头对准王惠,但透过一个王太守来影射整个利欲横流的官僚阶层,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丑恶黑暗的封建吏治画。
41、赏析:突出王冕不但有才,而且品性很好,这段文字的描述表露出王冕不追求富贵功名追求自在自由。
42、要相遇于心腹之间,相感于形骸之外,方是天下第一人等。
43、好句: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44、累年蹭蹬,忽然际会风云;终岁凄凉,竟得高悬月旦。
45、半年之后,朝廷果然遣一员官,捧着诏书,带领许多人,将着彩缎表里,来到秦老门首;见秦老八十多岁,须鬓皓然,手扶拄杖。
46、稂不稂,莠不莠。
47、这句话意思是说,人生无定,盛衰不常,世道变移,盛衰易位。
48、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49、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
50、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0、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
51、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
52、这一句话反映了风四老爹的侠义、豪爽性格和毛二胡子的无赖本质。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刻画淋漓尽致。正如鲁迅所言:《儒林外史》写人能“现身纸上,声态并作”。只一句俗语,切中要害,世态尽现,从而揭示出复杂世态,暗示社会的矛盾。
53、自古山水尚有相逢之日,岂可人不留个相与
54、娄家三公子在船上遇到鲁编修,鲁编修问到故乡的年景,又问近来可有几个有名望的人。三公子便说杨执中是一个品行极高的人,并拿出其诗作送于鲁编修看。
55、管家都在厅上,女客都在堂屋候殓,只有两个舅奶奶在房里,乘着人乱,将些衣服,金珠首饰,一掳精空。连赵氏方才戴的赤金冠子,滚在地下,也拾起来藏在怀里。严监生慌忙叫奶妈抱起儿子来。拿一匹麻替他披着。那时衣衾棺椁,都是现成的;入过了殓,天才亮了。灵柩停在第二层中堂内,众人进来参了灵,各自散了。
56、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57、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58、会试已毕,范进果然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命下之日,范学道即来叩见周司业。周司业道“山东虽是我故乡,我却也没有甚事相烦。只心里记得训蒙的时候,乡下有个学生叫荀玫,那时才得七岁,这又过了十多年,想也长成人了。他是个务农的人家,不知可读得成书,若是还在应考,贤契留意看看,果有一线之明,推情拨了他,也了我一番心愿。”范进听了,专记在心,去往山东到任。
59、过了几朝,叫来富和四斗子去雇了两只高要船,那船家就是高要县的人。两只大船,银十二两,立约到高要付银。一只坐的是新郎新娘,一只严贡生自坐,择了吉日,辞别亲家。借了一副“巢县正堂”的金字牌,一副“肃静回避”的粉底,四根门轮,插在船上。又叫了一班吹手,开锣掌伞,吹打上船。船家十分畏惧,小心服侍,一路无话。
60、感悟赏析: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
61、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以长卷形式描绘清初中国社会知识分子形象的佳作。在这一部长卷中,作者以讽刺而准确的笔法,精心描雾了近二百个人物。假托明代,实际上描写了清代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62、从这个把全部生命倾注于有名无实的举业,无所作为的老学究口中说出这句话,令我们悟到:真正盗虚声而少实学者正是这些空洞麻木、思想僵化的酸腐儒生。
63、儒林外史第一回好句赏析?
64、沈琼枝被骗独立生活。沈琼枝遵父命嫁给盐商宋为富为妻。但到了盐商宋为富府上之后,才知道是一场骗局,盐商宋为富原来是娶沈琼枝为妾。琼枝父状告宋为富,宋重金贿赂知县,把沈大年押回常州。沈琼枝带着金银细软独自去往南京,开始了她新的独立生活。
65、周进哭取监生。周进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木板上,晕了过去。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满地打滚。
66、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67、赏析:《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68、出自《儒林外史》第十回。
69、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70、秦老在打麦场上放下一张桌子,两人小饮。须臾,东方月上,照耀得如同万顷玻璃一般。那些眠鸥宿鹭,阒然无声。王冕左手持杯,右手指著天上的星,向秦老道:“你看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
71、如入宝山空手回。
72、甘棠有荫,空留后人之思;飞将难封,徒博数奇之叹。
73、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74、声,名声;学,学问。
75、赏析:《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76、盗虚声者多,有实学者少
77、慷慨仗义,银钱去而复来;广结交游,人物久而愈盛。
78、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79、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80、不怕该债的精穷,只怕讨债的英雄
81、有人求名问神异,有人保身自隐居。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人方知行路难。
82、在文中,精穷指毛二胡子,英雄指风四老爹。
83、明清统治者为了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把南宋理学家朱熹等人注释的儒学经典定为正统学术。此外,一律蔑称为“杂学”或“杂览”。当然,诗词歌赋也不例外地被斥为“杂览”。周进此语中的“文章”即指八股文。“汉唐”也就泛指诗词歌赋,即被贬为“杂览”、“杂学”。
84、英雄:此处指凶狠。
85、仔细思考不难悟出:之所以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原因是吏治制度腐败,要铲除腐败分子,先要铲除腐败分子产生的温床。
86、南昌府前任蘧太守身老告病,王惠补缺,蘧太守以多病耳聋为由打发少爷蘧公孙来交接手续,但对于账目、公物、文书的交接和盘点的事,迟迟不肯就接。后来,蘧公子表示交出银项,王太守满心欢喜。
87、严监生疾终正寝。严致和临死前有两根手指放不下去,几个侄儿以及奶妈怎么也猜不中严监生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赵氏却一语道破,原来是灯中有两茎灯草,严监生怕它费油才使得他难以合眼,待赵氏挑去一根,严监生便一口咽了气。
88、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吴敬梓的讽刺显然给了封建社会有力的一击,宣泄了大多数心有同感的读书人对人性卑劣、社会黑暗的控诉。
89、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90、会试举人,变作秋风之客;多事贡生,长为兴讼之人。
91、赏析:用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不同人的命运之不同。
92、赏析:通过秦老与王冕饮酒的描写,表现出王冕早已看穿世间功名,他看得很透,在书里,他形成标杆,对文人气节进行确立;再书外,他也是一个标杆,宣扬正确的人生与价值观,作者塑造这样的形象,对阐述自己的观念是很有帮助的,为后文负面书生做了铺垫。
93、哑子梦见妈,说不出来的苦。
94、赏析:通过秦老与王冕饮酒的描写,表现出王冕早已看穿世间功名,他看得很透。在书里,他形成标杆,对文人气节进行确立;再书外,他也是一个标杆,宣扬正确的人生与价值观。
95、鲁编修愁眉道:“老世兄,似你这等所为,怕是自古及今的贤公子,就是信陵君、春申君也不过如此。但这样的人,盗虚声者多,有实学者少。”此语指那些只有表面声名而缺少真才实学的人。
96、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时钟的无情,提醒我们珍惜时间。
97、顶名冒姓、啼啼哭哭、不知其详、果不其然、国而忘家、愁眉苦脸、慷慨仗义
98、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
99、意思是说,即使欠债的人穷得不得了,只要讨债的人有能耐,照样可以把债讨回。
100、赏析:通过秦老与王冕饮酒的描写,表现出王冕早已看穿世间功名,他看得很透。在书里,他形成标杆,对文人气节进行确立;再书外,他也是一个标杆,宣扬正确的人生与价值观。作者塑造这样的形象,对阐述自己的观念是很有帮助的,为后文负面书生做了铺垫。
101、半年之后,朝廷果然遣一员官,捧着诏书,带领许多人,来自秦老门首,见秦老80多岁,須鬓皓然,手扶拄杖。
102、这是余大和成老爹就虞华轩家的料丝灯所进行的谈话。余大说:“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有第二副。’成老爹道:“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气势,我是亲眼见的。而今彭府上、方府上,都一年盛似一年。”
103、此时在京待缺,囊中羞涩的王太守一再打听“地方人情,可还有甚么出产?词讼里可也略有些甚么通融”?当蘧公子表示其父“历年所积俸金也不过二千金”时,王太守不无失望地说:“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而今也不甚确了。”
104、须臾,东方月上,照耀得如同万顷玻璃一般。眠鸥宿鹭,阒然无声。
105、儒林外史好段摘抄赏析
106、学道变了脸道:“‘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只请用心做文章,那些杂览,学他做甚么…,看你这样务名不务实,那正务自然荒废。”随后令左右将其赶出。
107、秦老又走回家去取了些酒肴来,替王冕送行。吃了半夜酒回去。次日五更,王冕天明起来收拾行李,吃了早饭,恰好秦老也到。王冕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王冕穿上麻鞋,背上行李。秦老手提一个小白灯笼,直送出村口,洒泪而别。秦老手拿灯笼,站着看着他走,走得望不着了,方才回去。
108、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109、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著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
110、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111、秦老又走回家去取了些酒肴来,替王冕送行。吃了半夜酒回去。次日五更,王冕天明起来收拾行李,吃了早饭,恰好秦老也到。王冕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王冕穿上麻鞋,背上行李。秦老手提一个小白灯笼,直送出村口,洒泪而别。
112、世上再也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尽情摘取青春。幻梦的花朵的时刻,他同样分毫不差的滴答着。
113、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114、这是一句俗语。该:欠。精穷:穷极,非同寻常的穷。
115、儒林外史第一回摘抄赏析?
116、立心做名士,有志者事竟成;无意整家园,创业者成难守。
117、所以那时的儒生完全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善于而且只会写“无一字无来历”的八股文,成为一些头脑僵化、迂腐木讪,不学无术的蠢材。吴敬梓以其严峻犀利的笔锋,对清王朝这种阴鸷卑劣的文化专制进行了有力的鞭笞。
118、说罢,荀员外下来拜了,求夫子判断。那乩笔半日不动,求的急了,运笔判下一个“服”,字。陈礼把沙摊平了求判,又判了一个“服”字。一连平了三回沙,判了三个“服”字,再不动了。
119、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错名流隐括全文王冕七岁丧父,十岁给人放牛,十七八岁靠画画挣钱,不满二十岁就把"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他不求官爵,不交朋友,终日闭门读书,十分仰慕屈原。危素喜爱他的画,让时知县派人约他相会,他装病不见;时知县"屈尊"去访,他又外出不见。吴王朱元璋特来拜访,王冕认为此法一立,文人有厄,便隐居不出,后病逝会稽山中
120、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121、从对话中不难看出,余大家族以前声名显赫,而如今也得为生活而奔波。与此同时,彭、方二府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表面是在说家势盛衰易位,实则暗示了世道的变移,讽喻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江河日下。
122、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123、盐商方老六却和一个卖花牙婆伏在栏杆上看执事,“权牙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一个往嘴里送”。把崇高、庄严与滑稽、轻佻组合在一起,化崇高、庄严为滑稽可笑。
124、作者塑造这样的形象,对阐述自己的观念是很有帮助的,为后文负面书生做了铺垫。
125、好词:味同嚼蜡、水流花谢、风餐露宿、蓬蒿满径、阒然无声、一丝不苟、淹淹一息。动人心魄、再三再四、不可限量、发蒙振聩、夸夸而谈、不知其详。
126、“不怕该债的精穷,只怕讨债的英雄”是秦二侉子在当铺外面喊的。
127、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
128、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129、河东、河西:不同时代所指地域范围不尽相同。大致说来,黄河在今山西省境内由北向南,古人便把此段黄河以东地区称为“河东”,以西地区称“河西”。
130、遇著花明柳媚的时节,乘一辆牛车载了母亲,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著鞭子,口里唱著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
131、出自《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132、足下,对朋友的尊称,这里指博取功名的儒士。
133、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134、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准备一席酒,请了众位。金有余将着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
135、范举人因母亲做佛事,和尚被人拴了,忍耐不得,随即拿帖子向知县说了。知县差班头将和尚解放,女人则交给美之领了家去;一班流氓带着,明日早堂发落。众人慌了,求张乡绅帖子在知县处说情,知县准了,早堂带进,骂了几句,扯一个淡,赶了出去。和尚同众人,倒在衙门口用了几十两银子。
136、在周进看来,与举业无关,又“何须讲”呢?由于科举考试试题规定要取自“四书”,议论也要以“四书”章句注为准,不能自由发挥,全篇只许阐发孔孟程朱的议论,不准“有碍于圣论”,不许改变既定的文风,也就不可能有丝毫个人独立见解。
137、原来鲁编修所指“实学”是能够在八股举业上有所作为,所以反对一切诗歌词赋等杂览,把科场的考试标准当成人生的价值标准,其“八股举业”思想标准无孔不入,连其女儿也成了渊博的“八股宿儒”。
138、这细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著名的一例,它对那些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同时也为严监生的性格塑造添上了极传神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