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优选4
1、首先是《商山早行》不是“三山早行”。
2、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3、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4、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5、商山早行
6、诗歌赏析
7、温庭筠〔唐代〕
8、诗人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9、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一作:照驿墙)
10、②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的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12、商山早行唐代: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4、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板桥弥漫清霜,先行的客人足迹依稀。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时光,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1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6、《商山早行》中理解性默写:
17、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18、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19、赏析: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的景色描绘得细腻动人。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是唐诗中的名篇。
20、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21、《商山早行》主旨:
22、诗歌原文
23、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噹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24、商山早行全文翻译:
25、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
26、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27、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当时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28、完整诗句:
29、首联第一句“晨起动征铎”,写早晨旅店中的情景。“晨起”,点题“早行”。诗人在开首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叮当的车马铃声,这一句话极为简练概括。第二句“客行悲故乡”,这句虽然出自诗人之口,但代表了许多旅客的心声。过去交通不便,身处他乡人情浅薄,总之,当时人们安土重迁,怯于远行。
30、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
31、《商山早行》
32、唐温庭筠
33、2.译文
34、全诗紧扣“早行”这一主题,写得十分明快,音韵铿锵,形象清晰。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技巧。在古典诗歌中,写“早行”的很多,鸡鸣、晓月、晨霜,并不少见,一般写得比较分散,本诗则将“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殆尽。本诗首句就非常概括地表现“早行”:清晨起床,车马铎声响起,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活动已暗含其中。接着不加雕饰地写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种景物,就像以淡墨线条随意几笔便勾勒出了一幅山村清晨的鲜明画。第三句侧重写题中的“早”,第四句侧重写“行”,但合起来写出了旅途的艰苦劳顿。难怪古人评说:“早行名句,尽此一联”,实不为过。五六句仍紧扣“早行”来写。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一个“明”字,用得十分传神。尾联两句是由于旅途早行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杜陵情景。眼中见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使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水融。把早行者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深切感人。
35、①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6、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37、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组合、相互映衬、虚实相生、首尾互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38、赏析: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39、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两句诗皆用名词,代表了十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内容涵盖丰富,画面多重组合,可以形成各种景象。“鸡声茅店月”五个字,便把旅客住在茅店里,听见鸡鸣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亮,就收拾行囊,准备赶路等很多内容,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同样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具有特征性的景物。雄鸡报晓,夜色朦胧时,诗人就起床出发,没想到此时外面已经到处都是人迹,自己已经不算早行了。这两句将早行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历历在目。
40、作者:温庭筠
41、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雁,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